農業物聯網的出現使農業生產變得簡單輕松——【鑫芯物聯】
2016-02-19 來自: 成都鑫芯電子科技有限公司 瀏覽次數:4564
農業物聯網一般應用是將大量的傳感器節點構成監控網絡,通過各種傳感器采集信息,以幫助農民及時發現問題,并且準確地確定發生問題的位置,這樣農業將逐漸地從以人力為中心、依賴于孤立機械的生產模式轉向以信息和軟件為中心的生產模式,從而大量使用各種自動化、智能化、遠程控制的生產設備。
在大棚控制系統中,運用物聯網系統的溫度傳感器、濕度傳感器、PH值傳感器、光傳感器、CO2傳感器等設備,檢測環境中的溫度、相對濕度、PH值、光照強度、土壤養分、CO2濃度等物理量參數,通過各種儀器儀表實時顯示或作為自動控制的參變量參與到自動控制中,保證農作物有一個良好的、適宜的生長環境。遠程控制的實現使技術人員在辦公室就能對多個大棚的環境進行監測控制。采用無線網絡來測量獲得作物生長的條件,可以為溫室***調控提供科學依據,達到增產、改善品質、調節生長周期、提高經濟效益的目的。
(三)農業生產自動、智能化管理
對于規模化的溫室大棚種植,人工管理需要大量人手,耗力費時,并且存在難以避免的人工誤差。物聯網系統則可通過對溫室內的空氣溫濕度、土壤水分、土壤溫度等環境參數的采集與預設值作比較,存在明顯差異時啟動相關設備來調節溫室環境。
物聯網技術的應用,真正實現了農業生產自動化、管理智能化,使溫室大棚種植管理智能化調溫、精細化施肥,以達到提高產量、改善品質、節省人力、降低人工誤差、提高經濟效益的目的,實現溫室種植的***和***化管理。
1、農業智能監控系統
通過物聯網系統的射頻識別(RFID)、紅外感應器、激光掃描器等傳感設備來采集土壤溫、濕度、養分含量等,通過智能分析和優化技術來快速作出***決策,來滿足作物的生長需求。當環境條件達到預先制定的條件時,自動調控系統開啟,達到節水,省電,省人工,更省心。
2、農業視頻監控系統
隨時隨地遠程查看農作物生長情況、各園藝設備的運行狀態、生產情況,有了這個“千里眼”,管理人員可以遠程輕松監控、管理作業生產,大大減輕工作負擔。
3、手機遠程管理系統
手機遠程控制是農業物聯網控制系統的另一便捷控制方式,通過手機客戶端,可以遠程查看設施環境數據和設備運行情況,還可以分析數據,方便靈活管理。
4、查詢系統
農戶使用手機或電腦登錄系統后,可以實時查詢溫室(大棚)內的各項環境參數、歷史溫濕度曲線、歷史機電設備操作記錄、歷史照片等信息; 登錄系統后,還可以查詢當地的農業政策、市場行情、供求信息、專家通告等,實現有針對性的綜合信息服務。
5、報警系統
報警系統需預先設定適合條件的上限值和下限值,設定值可根據農作物種類、生長周期和季節的變化進行修改。 當某個數據超出限值時,系統立即將警告信息發送給相應的農戶,提示農戶及時采取措施。
(三)亮點—農產品質量溯源系統
解決食品安全問題,必須要對農產品從各個階段等對作物生長環境、噴藥施肥情況、病蟲害狀況等做出記錄,很多人可能會懷疑,但這便是物聯網的亮點。
利用局部網絡或互聯網等通信技術把傳感器、控制器、機器、人員和物等通過新的方式聯在一起,形成人與物、物與物相聯,實現信息化、遠程管理控制和智能化的網絡。在儲藏、運輸、銷售階段采用二維碼或者RFID射頻技術對各個階段進行數據記錄,通過智能標簽人們可以獲得對象物品所包含的擴展信息,例如智能卡上的金額余額,二維碼中所包含的網址和名稱等查詢產品情況。通過對商品的追溯結果和所涉及企業的生產、銷售等各個環節的查詢與跟蹤,監管部門可實現對農產品安全以及相關農企的有效監管,消費者也可以放心挑選食品。
2016年2月19日
成都鑫芯電子科技有限公司編輯部
小編:葫蘆里的小惡魔